粤剧春班好戏连台 广东过年年味更浓
文/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梁善茵 通讯员 文瑶
图/广州粤剧院提供
2月12日是元宵节,粤西地区的年味正浓。今年春节期间,包括广东粤剧院、广州粤剧院在内的众多粤剧院团走进乡村,开展春班演出,在“田间地头”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广东大戏,为乡村的年增添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味。
粤西百姓爱看春班演出
“无鸡不成宴,无戏不成年。”在广东多地,“过大年,睇大戏”是群众过年最古朴、最受欢迎的习俗之一。春班,既是各个粤剧院团演出的黄金档期,又是地方群众享受文化盛宴的佳期。尤其是在粤西地区,传统粤剧演出是百姓最喜爱的文艺活动。每年“年例”期间,当地很多乡村邀请粤剧名团名家前来演出,共享传统文化大餐。
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,广州粤剧院2025年春班演出于1月30日(正月初二)开启,其下辖的广州粤剧团和广州红豆粤剧团带着近50场演出,走进茂名电白、化州,湛江吴川,广西合浦,东莞等地,让群众品味更醇厚的粤剧表演。
此外,广东粤剧院一团、二团也准备了数十场春班演出,在广州、茂名、中山等地,与戏迷共度良宵。值得一提的是,元宵佳节当晚,曾小敏、文汝清、王燕飞、朱红星等粤剧名家齐聚广州大剧院,倾情演绎经典粤剧《白蛇传·情》。据悉,该场演出的门票很快售罄,一票难求。
名剧名角引发观演热潮
正月十五,是茂名化州市杨梅镇黄槐垌村的“年例”。从正月十三开始,一连3晚,广州红豆粤剧团受邀前来,分别演出《春花秋月何时了》《赵子龙保主过江》《范蠡献西施》3个剧目。欧凯明、黄伟坤、李嘉宜等名家新秀悉数登场,通过唱念做打,演绎最精彩的广东大戏。
与此同时,广州粤剧团在茂名市电白区坡心镇车仔尾村演出,黎骏声、陈韵红、吴非凡、陈健超等艺术家上演粤剧《范蠡献西施》《三看御妹》。
正月十五当晚,黄槐垌村文化广场上,人们早早“担凳仔,霸头位”,等待经典大戏《范蠡献西施》开场。演出开始后,现场观众里三层外三层,场面甚是火爆。有些观众还跟着台上的表演,轻声哼上几句台词,其乐融融。
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陈振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,今年该团的春班演出台数比去年有所增加。
“我们团今年的春班演出,对许多常演剧目进行了提升,以更好地呈现艺术效果。”广州粤剧团团长陈健超透露,“部分邀请方已邀请我们团在当地连演3年。”
春班拓展剧种发展空间
对于春班演出的变化,无论是粤剧演员还是戏迷,都有话说。
“粤西地区是粤剧的重镇。结合当地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年例,粤剧演出所到之处,台下都是人山人海,非常热闹。现在下乡演出的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,每个村都建起了文化广场。现场的观演气氛非常好,观众非常懂戏。”广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李嘉宜如是说。
陈振江谈道,今年春班演出的气氛持续浓厚,现场还多了不少年轻戏迷前来看戏,并拍摄视频传播演出情况。
据陈健超观察,今年春班,有更多戏迷跟随剧团下乡观看演出,形成了独特的“戏迷团”。这些戏迷有来自省内珠三角、省外山东等地的群众,还有来自海外的侨胞。
王万章是中央戏剧学院2023级在读博士生,今年跟随剧团下乡观摩春班演出,印象颇深。“春班观众中有中老年乡民,有常年在外的归乡青年游子,有从院团所在地追到春班现场的戏迷,也有海内外客居者。”王万章认为,万家团圆、庆祝新春之际,粤剧院团无休地活跃在演出一线,为基层演出市场带来视听盛宴,本质上是在为剧种拓展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,值得关注和支持。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