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史料专著《唐两京城坊考》介绍
《唐两京城坊考》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唐代史料专著,以下是详细介绍:
作者与成书
作者:由清代学者徐松撰著。
成书过程:嘉庆十四年(1809 年),徐松奉诏纂辑唐文,从《永乐大典》中得到宋敏求的《河南志图》,于是以宋氏《长安志》为主,采集金石传记,合以程大昌、李好问的《长安图》,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,条举宫殿苑亭、公私廨宅,并博征史书典籍,笺释考证于下,于嘉庆庚午年(1810 年)成书。后经张穆补校,于道光二十八年(1848 年)刊行。
内容架构
卷目划分:全书共分 5 卷。卷一至卷四为西京长安,附有外郭城、三苑、宫城、皇城、大明宫、兴庆宫六图;卷五为东都洛阳,附有外郭城、苑、宫城皇城、上阳宫四图。
内容涵盖:详细记载了唐代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的街道、市场、官署、宅第、寺庙、宫殿的形状、位置,以及某些街巷住居人民的生活面貌,为研究唐代的城市规划、社会生活、文化风俗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。
价值与影响
学术价值:是继唐代韦述《两京新记》、宋代宋敏求《长安志》《河南志》之后,对隋唐长安、洛阳的城市规制、宫殿官署、街市坊里等记述最为详备的著作,被日人平冈武夫在《长安与洛阳》一书中称为 “关于长安与洛阳的资料具有绝对权威而集大成的书籍”。
后世影响:为研究唐代两京的历史、文化、社会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,对后世的历史研究、城市规划研究等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后世学者在研究唐代长安和洛阳时,常常以此书为基础,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。不过,随着近现代考古学的发展,书中也被发现存在一些史料上的遗漏和错误。
版本情况
有《连筠丛书》《畿辅丛书》刊本及商务印书馆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排印本等。此外,还有《藕香零拾丛书》刊行的清程鸿诏《唐两京城坊考校补记》1 卷以及张穆的《唐两京城坊考校补》。2019 年 10 月,三秦出版社出版了李健超增订的《最新增订唐两京城坊考》。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