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畿太行山村“夜游”正旺 “夜动力”点燃乡村新活力

“没想到这个太行山村的夜景如此震撼,好像穿越到了千年前的繁华时空。”天津游客张晓萌观赏完《梦回太行》惊喜地说道。
随着盛夏到来,“夜经济”登上“C位”。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近年来,河北易县着力培育发展了一批融合文化、旅游、娱乐等多种业态的沉浸式夜间文旅产品,不断创新“夜经济”玩法,“夜动力”带来了夏夜的多种可能。

夜晚,走进太行水镇的太行风情民俗街,灯火阑珊,光影摇曳,身着汉服的“国风小姐姐”穿梭于古香古色的街道,或品茶听书,或体验“非遗”项目。“仙气十足”的国风快闪秀,国潮风起,华服炫目,处处透着市井里的烟火气息。

太行水镇营销总监聂聪聪说,近年来,太行水镇聚焦“夜游经济”,大力发展沉浸式夜游,不断丰富项目建设,全面启动“文化+灯光+演艺”组合式经济系统业态,从商业、景观、文化体验、住宿等方面持续完善配套,打造了一批业态聚集、供给丰富、文化特色鲜明的夜游消费集聚区。
夜经济彰显城市活力,也促进了消费升级。《河北省加快建设旅游强省行动方案(2023-2027年)》中提到,优化旅游消费结构。繁荣发展夜间旅游经济,依托城市商业综合体、街区、重点景区等,开发特色鲜明、高附加值的夜经济旅游产品体系,培育打造一批“不夜城区”和“夜色景区”。
今年26岁的易县安格庄乡安格庄村人安景瑞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,2019年,他利用招商优惠,经营起了“果馨猫屎咖啡店”。“这里客流量大,尤其到暑期夜晚,游客更是络绎不绝,开业第一年我就回本了,现在每月平均营业额能达3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”安景瑞说,今年他还适时推出了“网红竹筒咖啡”,很受年轻游客喜爱。

数据显示,运营七年以来,太行水镇共孵化返乡创业及农民老板470余人,累计新增周边百姓直接间接就业5200余人,带动县域脱贫攻坚人口7400余人,带动12个村庄百姓受益,为易县乡村振兴做出了显著贡献,已成为“以农促旅、以旅兴农”的乡村振兴风向标。
安雪萍、宋永生夫妇作为太行山脚下村子的村民,以前靠务农和打零工,一年收入也就一万多元。安雪萍说,现在他们夫妻俩在太行水镇经营一家“易水湖炸小鱼”,在家门口挣钱,一个月就有五六千元的收入。

聂聪聪称,2021年,太行水镇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。目前,年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,北京、天津等周边游客占比约40%。
夏日夜晚因霓虹和烟火而变得温暖迷人,如今,“夜经济”从过去的亮化街道、灯光秀,发展到美食夜宴、沉浸体验、文博夜场等,成为展示城市风采的新名片。在“这么近,那么美,周末到河北”新时尚的带动下,光影交织的夜间体验将不断散发新动力。
版权声明: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。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。。